3月22日,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全国综合医院中医推进工程建设讨论会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启动会。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黄晖主任作为工作委员会领导为该工程的启动致辞。黄晖主任介绍,该工程是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要求,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的作用而成立。并表示该工程作为本单位的重点工程之一,将借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十年重点专科建设经验与优势,为有需求的综合医院针对性的开展中医推进工程,并全力支持。
(黄晖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
综合医院中医推进工程工作委员会关青伟副主任系统的介绍了该工程未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工程将依托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专家团队、专业技术和其他社会资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室建设方案、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专家诊疗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一批管理水平较高、设备配置完善、专科技术全面、人才梯队合理的、规范化的中医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医院中医医疗水平和临床疗效,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全民享有中医医疗的需要。
(关青伟 综合医院中医推进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与会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领导表示,“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是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优势,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一环,该工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有利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薛晓林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国医大师金世元、晁恩祥高度肯定了该工程的重要意义,希望该工程能借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综合医院中把国医大师工作室办好,办出特 色、做扎实,将国医大师和名老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下来,多出一流中医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贡献。与会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领导表示,“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是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优势,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一环,该工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有利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金世元 国医大师)
(晁恩祥 国医大师)
会上,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连仲作为工程第一家签约医院代表表示了综合医院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以及中医资源的迫切需求。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时军作为即将签约的代表也做了精彩的发言并表示对该工程的成立给以高度评价,对综合医院中医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原院长王玉来教授将作为工程专家与签约医院进行了下一步中医推进工作的对接。
(张连仲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思华,河南省中医院原院长韩丽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汪卫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高颖,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赵瑞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姜泉,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陈兆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毅等二十余位专家委员会代表出席会议,并做了发言。
(崔永梅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
(王玉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
(高思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时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韩丽华 河南省中医院原院长)
(汪卫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与实施为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里程碑式作用。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推进工程将在全国范围内与合作的综合医院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中医科室建设,针对综合医院发展需求,在中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工程的推进作用,并形成一批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该工程将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完成四大目标:全面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全面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全面享有中医医疗服务、全球范围提升中医影响力,为人民健康服务。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推进工程联系人:关主任
联系电话:010-64175388 64171949
传 真 :010—83115955
电子邮箱:chy@moh-hw.com